典範教育課程 文件 閱讀心得 天使走過人間─生與死的回憶錄
作者: 方若漪 (06-04 10:11) 發表討論 列印 詳細資料
《典範教育》個人閱讀心得 醫五 方若漪
書名:天使走過人間─生與死的回憶錄 The Wheel of Life A Memoir of Living and Dying
作者:Elisabeth Kubler-Ross, M.D. 李永平/譯

內容簡述:
生死學大師Elisabeth Kubler-Ross在晚年中風後,回顧自己的一生所寫下的自傳,深刻紀錄她一生傳奇性的遭遇。書分四部:鼠(少年時期)、熊(壯年時期)、野牛(中年時期)、鷹(晚年時期)。

閱讀心得:
讀完整本書,作者想說的不外乎幾個點:無私的愛,人要互相體諒關懷、討論死亡並不是真的在討論死亡本身,相反的它是要我們審視該如何活著。書中提及瀕死經驗的描述,其實在許多宗教中都早有提及,佛教裡說死亡後的第一道白光和第二道藍光,也提過羽化的觀點,在我看來都是舊說,唯一不同的是,作者盡畢生之力,盡其所能想用科學化的方法驗證其真實性,不停的採取可信樣本歸納整理成一家之說。

我是帶著近似批判性的眼光來讀這本書的,或許以這樣的心態出發,原就是個錯誤,卻不是我的初衷,而是自傳體中作者過於桀驁不馴的口氣,讓我不禁戴上分析者的有色眼鏡。雖然最後翻到書末的出版日期,對於自己吹毛求疵的苛刻感到抱歉,畢竟這是十年前完稿的書,也就意謂著其中發生的事情是將近80年前的事。這情形有點類似我們看地心引力覺得理所當然,講天體運行覺得是基本常識,但對於牛頓、對於哥白尼那樣的年代,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是科學界中的創舉,有著不可抹滅的時代意義。

作者說自己打小就是個離經叛道的小孩,身為三胞胎姐妹之一,從小就要特立獨行以建立自我的不同,對於未來的安排,父親從一開始的全權掌控,經過一番努力抗爭後,終於學會放手讓作者選擇自己的天空。天下父母都一樣,哪個不希望自家小孩過得好?不希望自家小孩成龍成鳳?父母總是對孩子有所期待,雖然那些期待往往不是小孩所期待的,他們總說是為了你好,可又有誰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好?作者和父親之間的戰爭,就像永遠不斷上演的人間劇場,讓人忍不住想起紀伯倫在《先知》中說「他們經你而生,卻不是你所創造的。雖然他們與你同在,卻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他們愛,卻不是思想,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為他們的身體提供一處安居之所,卻不能禁錮他們的靈魂……你可以努力與他們相像,但不要讓他們像你,因為生命不能會溯,也不留戀昨日。」

我很認同作者書中所說關於守護神的概念,雖然我不曾看過他們,也無法認定作者所言「看見」的真實性,於我而言,守護神應該是一種大自然中與自己磁場相合的氣場,而非某種形體,若真是看見「形體」,也是心裡的投射,至於守護神可以被鏡頭捕捉一說,照片已付之一炬,我保留開放的心態相信,但不執著其真實性。

作者提及第一次面臨的死亡經驗,是她住院時躺在她身邊像瓷娃娃一般清麗的小女孩室友,小女孩要離開人間的那一晚跟作者說,她就要離開了,她說:「別擔心,天使們會迎接我。」往後,作者的臨床經驗一次又一次的告訴她,病人大都曉得自己的身體狀況,也大約知道自己的期限在哪,那我們又何必處心積慮的去哄騙病人呢?大多數病人其實希望獲得的是尊重、坦承跟身邊親友的關愛。可這又讓我忍不住想起渡邊淳一《無影燈》中的直江醫師在面對一個阿伯時,對他的家屬說「他也知道他時日不多,那又何必多說?你們要做的只是陪伴,問問他的心願吧」這或許就是為什麼生死問題在白色巨塔中永遠讓醫療人員不知所措的原因吧!面對不一樣的病人,一樣要告知,但策略不同,唯一相同的是,所有病人都需要被照顧、安慰、關懷和陪伴。至於何時離開,就像聖經裡說的「萬能的父呀,請拿走這杯,聽憑你的意思,而非我的。」

對於作者,我佩服她身為女流之輩永闖天涯的事蹟,也敬佩她許多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舉動,但我好奇,作者書裡總說要體諒別人,可我在書裡卻不停讀到”憤怒”的字眼,或許是時局所逼,或許是人情難勉,可看在我眼裡,總覺得這世上所有會造成憤怒的事,只在於觀點不同,於是有了對錯,有了對錯就有了爭執,爭執無法磨合成共識就成了憤怒,可有什麼好怒的呢?不論是作者的父親、希特勒、作者眼裡那些只會批閱公文的官僚、對於她的座談會無法認同的同事們、告訴她「我們不能這樣做喔」的醫療人員們、要求她中風之後不可再吸煙的醫師、甚至是她晚年想創辦愛滋之家時,引發周圍居民的強烈不滿等等,其實一語貫之,都是觀點不同的問題,憤怒並不能解決問題,只會消耗人的體力跟精神,如果能理解別人的觀點,會覺得無耐卻不是憤怒,尊重別人的觀點與自己不同,是一種包容也是一種體諒,道不同不相為謀,不是疏離,只是選擇不靠近,留一點距離給彼此,就會世界太平,當然,當對方侵犯到自身範圍也該有自我保護的行動,而非任人欺凌。尊重別人,同時也要求同等的尊重。

作者在書末坦承,她這一輩子太過倔強桀傲,所以上帝要給她的最後一課就是學會忍耐和順從。我總相信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就像作這在書裡說的「這世界上所有發生的事情都有其目的」,我不喜歡說「目的」,這聽起來好像是有所求而為之似的,世間萬事自有它運作的道理,推行一切的神秘力量我估且也將它稱之為上帝,不論發生什麼事情都是希望人能從中學習並成長,作者好幾次提到「苦難」和「使命」,我不喜歡將不順遂稱為苦難,也不喜歡使命這樣過於沉重的字眼,人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就像你不可能永遠不會遇到問題,除非你沒有深入介入問題,但人生在世,就已經深入介入人世這個龐大的問題而無所遁逃,所有的不順遂都是點醒生命中的盲點,都是學習成長的機會,既然如此,為什麼要用苦難這種字眼來突顯心中的悲苦?就像為什麼要用使命這樣的字眼來崇高化自己的所作所為?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甘願做,歡喜受,俯仰天地而無愧於心,這樣就夠了。There are no regrets in life, just less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