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良閱讀心得 文件 B101096111_陳孟達_白袍
作者: 系統管理者 (02-19 10:58, B101096111陳孟達.doc ,23 KB) 閱讀 發表討論 列印 詳細資料
註解:

記得以前高中的時候,我立志要考上醫學系,我的書桌旁邊的牆壁上貼著我要穿白袍。以前只為了能夠看病救人,所以想當醫生,沒有深入思考過我究竟為何想當醫生。這個問題,我給我自己的答案會隨著我的年紀我的經歷而變。但看完這本書之後,我的想法改變很多。

    這本書,描寫了哈佛大學醫學生養成教育的課程以及生活。從一開始進入醫學系的壓力,到臨床見實習,每個階段都有他的意義。我不敢說他們的學制會比較好,但他們再決定成為一位醫生的時間比我們晚,這是無庸置疑的。我們在高中畢業時,若決定進入醫學系就讀,那幾乎就已經決定了以後是個醫生的命運,但他們是在大學畢業之後才決定。一個高中畢業的青少年,已經有足夠的心智能夠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一個醫生了嗎?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畢竟,白袍代表著神聖的意義,而決定一個人有沒有資格穿上白袍,並不能只用成績來衡量。白袍,代表著病人對醫生的信任,代表著病人對醫生的尊重。但一個只是成績好的人,有甚麼資格得到病人的信任及尊重?在問診時,病人必須把自己的身體狀況甚至隱疾、性史告訴醫生,而醫生有得知這些的權利,並不是因為他成績好。因為我們很早就選擇了當醫生,但並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不是合,所以就必須透過一些教育,來導正正確的觀念。

    要有這些正確的觀念,我覺得其實並不簡單。就因為醫生身上穿著白袍,所以醫生可以在病人身上開刀、讓病人吃藥是這件白袍,賦予了醫生這樣的權利,但在台灣的教育體系下,要拿到這件白袍,其實並不困難。只要會念書,怎樣的人都有辦法得到白袍,但他會利用白袍的權力去做甚麼事,沒有人能保證。

    所以我覺得醫學倫理是很重要的。書中給了我們很多反思,當我們必須侵犯病人的隱私時怎麼辦?如果不侵犯的話就無法治療。當我們遇到癌末的患者食怎麼辦?如果不告訴他他還剩下多少時日的話,等於是剝奪了他得知的權利。我們能將病人安樂死嗎?許多人權問題讓我們進退兩難,我們應該如何在這種狀況下維持良好的醫病關係?

    醫病關係的不良,吃虧的永遠是病人。但不能因此而忽是醫病關係,否則醫病關係的惡化,帶來的是病人對醫生的不信任,醫生對病人的忽視。病人來找醫生,往往會覺得醫生站在一個崇高的地位幫自己治病。若醫生自己也覺得病人就是比他低了一等,那患者絕對不會有被照顧的感覺的。

    看完這本書,即使覺得外國的教育比我們好,但我覺得其實我們有在大一大二安排通識人文課程,以及醫學倫理,導正我們的觀念,其實也不錯。因為只有真正有醫德的人,才有資格穿上白袍。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