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良閱讀心得 文件 B101097075_陳美然_羅慧夫—台灣行醫四十年
作者: 系統管理者 (02-19 12:02, B101097075陳美然.doc ,25 KB) 閱讀 發表討論 列印 詳細資料
註解:

從正午的冬陽轉斜、變紅,到夜晚的星子亮起,我沉浸在羅慧夫醫師 (M. Sameul Noordhoff)的故事裡,彷彿身置恩典,歌詠著以大愛音符譜成的生命禮讚。

 

  1959年是一個飛機發達的時代,羅慧夫醫師與他的妻子白如雪 (Lucy) 卻乘著一艘貨船,帶著一個一歲半另一個三個月的小孩,搖搖晃晃地漂到了台灣。揮別的是美國優渥的醫師生活與親愛的家人朋友,迎接而來的是一片未知,一個陌生的國度。本來就幾乎一無所有的羅慧夫夫婦,到了台灣,不僅語言不通,還遭到「建家基金」被扒的慘境。這些種種生活上的困境,白如雪都一一地將之克服,包括撲殺老鼠、去除煤灰等等,她甚至還送衣服給鄰居小孩呢!至於羅慧夫,一到馬偕便接任為院長,擔起整治一家紀律敗壞、紅包猖獗的醫院的重責大任。

 

  羅慧夫醫師為人十分和藹,持著一顆替他人著想的心,竭誠地為病人、同事、學生服務,因此受到許多人的愛戴。但是他同時也是一位十分嚴格的老師,例如縫合傷口時誤差不能超過0.5釐米、要求醫師不斷地為病人著想等。他懷抱著希望與理想,大刀闊斧地進行前人所不敢觸及的改革,其中包括:台灣第一個加護病房、燒燙傷病房、唇顎裂中心、自殺防治中心、小兒痲痺沙克疫苗、醫師費制度、嚴禁紅包及在家開業等等。當我讀到羅慧夫醫師為了實踐上述一項又一項的理想,而遭受到許多挫折、阻礙、甚至是黑函的時候,心中便十分慨然,忽然了解到就算是自願去為他人付出,也不見得是單純的給予,有時連為他人付出也有挫折!

 

  這樣的現實真是令人氣餒。許多人會問:「那又何必這樣犧牲自己呢?」換作是我,也許會乾脆打包回袱,選擇回到自己原應享有的安逸生活。但是羅逹夫醫師說:「常常被看成最沒有價值的小事,其實才是真正有意義的事。」在台灣行醫的這些年來,在他來看,「是為拯救靈魂,以愛人的行動做為基督之愛的見證,為上帝建造一座璀燦美麗的聖堂。」這是我見過最高尚的思維,它不僅解釋了羅慧夫醫師堅定的信念與意志力,更是令人肅然起敬的情操。

 

  我真的很高興能夠讀到這麼不可思議的書,內心往往被感動到熱淚盈眶,讚嘆不已。我深深覺得我彷彿上了人生的一堂課,它讓我以更深刻的角度去看待醫病關係,以及對人生價值觀更進一步的建立。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