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良閱讀心得 文件 B101096155_黃于蓁_羅慧夫台灣行醫四十年
作者: 系統管理者 (02-19 13:52, B101096155黃于蓁.doc ,22 KB) 閱讀 發表討論 列印 詳細資料
註解:

內容簡述:

 

羅慧夫,本名 M. Samuel Noordhoff ,是一位生在美國,家裡並不是很富裕的小孩。他雖然從小功課不是全班第一,但是他有一顆善良的心想要為人類做貢獻。他以自己努力不懈的精神半工半讀的完成了醫學院,而也以優良的表現畢業。羅慧夫出生的家庭多半都是牧師不然就是醫師,他們給予羅慧夫的教育是要愛人如愛己。可是羅慧夫並不是一畢業就立志到一個荒島上去行醫的,他本來沒想那麼多,只想單存的跟太太,白如雪(Lucy),自行開業養一家六口。沒想到,羅慧夫竟是因一封來自於台灣馬偕醫院的院長的誠懇信件而考慮許久才答應來台。一開始,羅慧夫與白如雪從沒想過要離家到一個偏遠又落後的不知名島嶼上生活四十年。當然,羅慧夫也是考慮了許久才回信給馬偕院長,最後互相來信多次後才終於答應。那時羅慧夫帶著白如雪以及一對兒女準備出發往台灣的旅途。可是萬萬沒想到,教會安排的不是已經普遍化的飛行旅途,而是做渡輪作上好幾個月才能到。這又使猶豫很久的羅慧夫和白如雪又受到重重的打擊。他們一家人要這樣辛辛苦苦的作上好幾個月才能到達目的地。幸好在渡輪上,也有和他們一樣要去外地幫忙的一家人陪著。然而最終到了台灣,羅慧夫和妻小都開始適應台灣那時落後的生活環境。羅慧夫就在此一住就住了四十年,把台灣當作自己的國家。

 

 

心得:

 

一開始聽蔡尚穎老師的圖書介紹時,最感興趣的書事實上有超過兩本以上。老師講的書各個都好有趣,每本都很想讀。可是最後還是選擇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介紹,羅慧夫。老師在介紹這本書時他跟我們說,這本書讓他五味雜陳地又憐惜又歡樂地看完它。他舉了一個例子是關於羅慧夫的大女兒跟一位在美國長大的abc交往時的情景。那時羅慧夫的兒女都已經被台灣的問話影響了,他們都可以很自然的用台語與當地人溝通。他說,當他們倆對情侶上了計程車要跟司機講地址時,跟司機講話的人竟然是金髮的阿逗阿而不是黃皮膚的男朋友。聽完老師的介紹讓我更好奇羅慧夫在台灣發生的趣事。

雖然我還來不及讀完整本書,但是讀到現在,給我最大的啟事是羅慧夫的偉大和寬厚的大愛。或許是美國的問話影響加上宗教的指示,可是我很佩服羅慧夫和白如雪放棄了舒適的美國生活來到了落後的台灣行醫幫助更多人,而他們一待就是四十年。這可是要下很大的決心才來的呢!看完他所做所為,以及書裡所附的豐富彩色照片關於羅慧夫在台行醫的期間,讓我覺得人生無常啊!人的生命那麼短,要做的事情可多了!如果成為一位醫師,要做的不只是每天去醫院看門診開開小診所看看小病,草草了事而已。我認為,這一生如果要很有意義的結束,就該像羅慧夫一樣,付出那麼多青春,為大家著想,不只是自己種族的人類,他老遠跑到黃種人的地區,受到生活上的不方便及不習慣,還是很樂意的行醫下去。羅慧夫為台灣引進了防小兒麻痺症的沙克(Salk)疫苗,幫台灣設了第一個加護病房,燒燙傷病房,另外也首創醫師費制度,嚴禁醫師收紅包及在家開業,也設立東亞第一個自殺防治中心,第一個生命線,第一個唇顎裂中心,第一個小兒麻痺重建中心,第一個山地巡迴醫療服務等等。這全都是羅慧夫在台灣四十年來的功勞。如果不是有這麼偉大的大愛醫師,台灣的醫療不會如此的進步吧!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