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良閱讀心得 文件 B101096067_趙浩堅_羅慧夫-台灣行醫40年
作者: 系統管理者 (02-19 14:14, B101096067趙浩堅.doc ,22 KB) 閱讀 發表討論 列印 詳細資料
註解:

今年,馬偕投入醫學生的招生,也要開始醫學的教育,剛知道這個消息時,還存著些納悶,心想馬偕醫院有能力投入醫學生的教育嗎?雖然對馬偕的醫療體系不是了解,只是稍微的聽過馬偕的燒燙傷的事蹟,但是聽到這個消息時,並不認為馬偕可以做得到,怎麼會先有醫院在辦學校的呢?心裡的疑問一直存在,直到上禮拜聽了蔡老師的介紹,選了這本書來看時,才知道馬偕醫院的源起,這個疑問也隨之的消失了 ,其中,我非常敬佩羅慧夫,敬佩的不是他竟然有如此的勇氣,放棄在美國開業賺很多錢,而跑到人生地不熟而且在當時是相當落後的台灣行醫的勇氣,因為這或許是宗教要宣教的因素,使的跑超過半個地球而到地圖上看都沒看過的小島行醫在基督教或許常見,但是羅慧夫的眼光以及對其學生的教導實在是讓我敬佩,為了台灣的人,面對當時極簡陋的馬偕醫院,不時的回美國教會募款,還把美國沒用完的沙克疫苗拿回台灣,並且聘請台大商學院的張錦文來管理醫院,是第一個用聘用非醫生來管理醫院的人,如此可以讓羅慧夫在他真正在行的方面專攻,如果我是羅慧夫,在極年輕的年紀,剛撐過四年的住院醫師訓練,就有機會當一家草創醫院的院長,我想,我頂多能中規中矩的的把他撐起來罷了,但羅慧夫不但把馬偕的規模做大了,並且他的許多的制度,例如醫師費的制度,都在讓使醫療環境更好,還讓醫院同仁不斷的出國進修,培養人才,在每個專業上開花結果,羅慧夫解釋他的理念,專業分科已是趨勢,一個人要對整形外科的每一層面都變成萬事通,面面俱到,那是不可能的,他鼓勵每個醫師

發展自己喜歡的專業,這個專長必須是台灣沒有的,或是病人非常需要的,選定目標,然後專注心力學到最好,然後遇到病人時,會把自己的病人給那方面最強的醫生。對學生嚴厲但又希望自己的學生要比老師更強,雖然我不在醫師那個年代,接受醫師的教誨,但是我已深深的接收到醫師留下來的風範了。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