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良閱讀心得 文件 B101096039_葉嘉琪_第二意見
作者: 系統管理者 (02-19 14:20, B101096039葉嘉琪.doc ,26 KB) 閱讀 發表討論 列印 詳細資料
註解:

內容摘要

        我的大兒子 古柏曼醫師描述他的兒子在九個月大的時候,一次在生死邊緣徘徊的經驗。當時因為在假日時期,前幾個醫生在那樣的情況下並沒有做出正確的判斷,差點害死了一個襁褓中的孩子。最後解決了問題,兒子的命也救回來了,這件事深深地刻在古柏曼醫師的腦海當中;至今,他依然會將這件事提出來回憶,也告知他的學生、病人。

       

麥克斯外公 古柏曼醫師的外公在外婆去世後,阿茲海默症的症狀逐漸浮現,送至醫院檢查,負責的麥瑟斯醫生只對自身的病例數據有興趣,沒有對麥克斯外公做詳盡的照護便送至養護中心。養護中心雖然對麥克斯外公照護,但是因為他有暴力的傾向,最後養護中心只能將其綁在床上,注射鎭靜劑,等待死亡。古柏曼醫師與母親回顧這件往事時,仍帶有點點心酸。

 

心得

這是我第二次看這本書,所以只挑了兩個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篇章來談。

 

<我的大兒子>這篇當中,在p.56有一段,古柏曼醫師提到他在麻州總醫院受訓時,實習醫師和住院醫師有個「懺悔時間」來檢討自己所犯的錯誤,他特別提到「判斷失誤」,這種失誤不一樣是因為缺乏相關專業知識所造成的,有可能是精神不濟、自以為是、…。

精神不濟或許還可以原諒,因為醫生不是神,醫生只是一個平凡人,也有疲憊的時候。但是如過談到自以為是這個問題時,我想到在生涯規劃的藍忠孚老師講的,他說,臨床醫生的專業不是生化、不是病,而是活生生的「人」,這是不會改變的事實。當在面對人的時候,所必須要做的第一件是就是謙虛以對,如此一來才能謹慎以對、全面察看、…,病人才不會枉死在醫生的手上,避免掉總總失誤。

 

<麥克斯外公>也有談到醫師態度的問題,在麥克斯外公送到醫院檢查時,負責的麥瑟斯醫生居然在取得他想要的數據後,便隨意將麥克斯外公送至養護中心,連最基本的家人陪伴也沒有。

如果當時的角色互換的話,麥克斯外公如果是麥瑟斯醫師的外公,他的心態是否就會不一樣?畢竟那是他的至親,流著同樣血液的血親,他是否就會多了兩句噓寒問暖的話?

無論是生病的人,或是其家人,總是希望旁人可以多付出一點關心,就算是少少的問候,心裡也會是暖暖的。麥克斯外公或許在幾天後、幾分鐘後、…就忘了麥瑟斯醫生的存在,但是在當下,如果可以提供這麼一點溫暖,他自己是不是也可以感受到那暖流的存在?

 

這次挑的這兩篇主要都是態度上的問題,因為我覺得,醫生的職責不一定在於要多會開藥,多會執刀,而是要將心思真的放到病人身上去,他和你一樣都是個完整的人。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