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解: 2006 年夏天,我和班上的同學一起坐在擁擠且燠熱的大教室裡,參加某XX學的期末考試。頭上的鐵鏽電扇徒勞地把些微悶熱的空氣送到我們身邊,我昏昏欲睡著,強忍著前一夜沒睡的眼皮低頭苦幹。台上的監考助教盲目的在四周走動,彷彿夏天的悶熱正在推著他的小腿,鈴聲響起,但是緊張的心情才剛湧上來,沒錯你沒聽錯,遠在太平洋的另一端,也在浴血奮戰,突然有同學嘩地一下子抓住麥克風,教室裡彷彿感覺到有什麼不一樣的氣氛,我忽然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聽見他跟我們說:「我想大家應該很想要知道,早上哪時間看轉播,王建民拿下第十三勝了!」現場歡聲雷動,原本正在鳥獸散的同學,開始熱烈地討論起來,我想美夢般的暑假開始了。
閱讀『沉默的王牌』時,我想到了這件事,那年的暑假早上下午晚上,瘋著棒球迷著棒球。這是大四之後好久好久都不曾再度感受到的「棒球就是一切」的氣氛。那些記憶,就這麼被看似毫不相干的球員傳記帶了出來。
在唸這本書時,許多其他同樣發生在王建民出賽期間的回憶,也總是不經意地被召喚出來,隨時中斷著我的閱讀,讓一本球員傳記的閱讀經驗,變得不再那麼單純彷彿一幕又一幕那年暑假的每場球賽自動的加添了進去。
這本書很詳實地記錄了王建民在台灣的棒球訓練,代表國家參加國際比賽,而後和洋基簽約並加入洋基的小聯盟球隊,手傷開刀、復出,2005 年首次登上大聯盟,當然,還有 2006 的十九勝驚奇之旅。這是一個棒球選手的傳記,而且很好看,幾乎可以把它當作「洛基」式的電影來看待,有沉潛、有失落、有期待、當然還有最後獲得榮耀的高潮結局。
可是,畢竟還是不一樣的。日復一日持續進行的職業比賽,不是兩小時就完結的電影,它老老實實地每天進行著,遇到下雨時停賽,偶爾受傷了,必須休戰好幾天甚至幾週、幾個月,遇到低潮時,我們不可能像坐在電影院裡那樣,心裡清楚知道當電影結束的時間到了,英雄必定會克服困難,擊敗對手,現實世界裡,我們永遠不知道他何時可以度過低潮,或許永遠走不出來。這是一種電影永遠無法傳遞的「真實」感覺,是和我們的宇宙平行的另一個「真實人生」。
不知道為什麼,知道有這麼一個平行的宇宙存在著,好像可以讓我難堪的人生變得比較可以接受。因此我總是專心地看著他的每一場比賽,在凌晨的黑暗裡獨自開著電視,看遠方燦爛的午後陽光灑在綠油油的草地上,還有那個在陽光裡奮力擲出一顆又一顆「像保齡球一樣重」的伸卡球的四十號球員。像是張大雙臂迎接宇宙能量的先知,傾聽著那些投球與擊打之間的對話,反覆地確認著,平行宇宙的存在!
我是如此密集地注視著他的背影,一次又一次地看著他揮動手臂,那影像遂變成一種印記,牢牢地烙印在那些日子上,各種生活裡的瑣事和他的比賽混雜在一起,無法分割。當我回憶著安安的生日,我無法不想起那也是王建民取得第十八勝的日子;當我想起他用力把手套丟到球員休息室的椅子上,為了最後一局被轟出全壘打而懊悔的那一刻,那些天與好友爭吵的記憶也必然隨之浮現。
於是,他的傳記也就被我當作了另一本自己的生命史閱讀著。這或許是我閱讀這本傳記時,與閱讀其他傳記最不同的地方吧?! 附件:
|
Loading...
|
|